1 2 3 4
对外合作
硅光传感与智能计算:从器件设计到系统集成
时间:2024年12月16日 09:13 来源: 作者: 最后编辑:师纹晴

报告题目:硅光传感与智能计算:从器件设计到系统集成

报 告 人:王超,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报告时间:   Dec. 18, 2024 (Wensday) 2:00~3:00 pm

报告地点:  国实 A-612, 沙河校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摘    要:本报告将探讨硅基光子技术在“传感”和“计算”领域的前沿应用及产业化进展。硅光子学利用传播光子的多个维度特征(如波长、幅度、相位、偏振、自旋、角动量等)进行信息加载,构建了光学传感与计算的理论基础。首先,报告将介绍硅基光子学的技术背景、产业现状及主流应用。其次,介绍硅基光学谐振微腔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包括高性能硅光生物传感器件的优化设计与系统集成。然后,介绍硅基光电智能计算芯片及系统相关工作的最新进展。最后,对硅光智能感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和思考。

报告人简介: 王超,博士,现任清华大学信息国家研究中心及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王超于2022年获得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期间获CSC资助自2018年10月赴美国UT Austin访学,随后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获聘学校Research/Engineering Scientist(part time)。博士及博士后期间聚焦光电智能计算、光传感及片上系统集成等方向研究,在Nature Photonics(第一作者,在审)、Applied Physics Reviews,Optics Express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含7篇一作和共同一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课题负责人,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及重点研发计划“信息光子技术”项目等多项。在光电智能计算领域,提出、设计并制备世界首款64×64规模全集成、可编程片上光电融合衍射计算芯片,搭建集成式多功能光电智能芯片测试平台,突破性实现百万TOPS通用光学计算。在光学传感及系统集成领域,提出大尺寸锥形光栅硅光微环传感器件,主导研发微型化智能生化传感平台,实现百纳米级生物粒子便携式、超灵敏、无标签、快速检测,该工作在推进光学传感器的研究落地和实现商用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相关成果发表于应用物理领域内著名期刊Applied Physics Reviews并被选为Editor’s featured work进行重点推广和展示。


联系我们: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电话:010-82317114      邮编:100191     

传真:010-8231490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版权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