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是首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之一,并首批入选全国50个典型虚拟教研室名单。虚拟教研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集合全国电磁强校共同研讨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方法,探索打破时空限制的教研形态、“智能+”教学研究、优势科研资源开放、精品教学资源共享、名师引领示范等教学新范式,打造全国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致力于建设一个实施国家电磁领域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策源地。为培养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领域创新拔尖人才,本虚拟教研室汇聚全国优势力量,于2023年8月开办了首届全国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暑期学校及实验能力大赛,学生不仅能近距离感受电磁大师的学术魅力,享有与电磁大师一对一交流的机会,更能在实践中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8月,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电类协作组、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专家组、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指导下,由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暑期学校暨电磁大赛如约而至。在首届活动的基础上,第二届暑期学校暨电磁大赛的参与规模与参与高校范围进一步扩大,来自北航、上交大、成电、西电、北邮、哈工大、中国计量大学、海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十余所国内高校的近百位师生参与,共同探索电磁世界的无限可能。
8月11日,第二届全国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暑期学校暨电磁大赛开学典礼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幕,活动以线上直播与线下参与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专家组副组长林金安、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锋、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兆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宋迎东、全国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苏东林出席了典礼;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华为、移动等企业的专家代表,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师代表以及学生共同参加了本次典礼。
此次开学典礼揭开了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暑期学校暨学生实验能力大赛的第一幕,为后续各校师生的难忘旅程绘出美好的开端。接下来,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暑期学校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课程。课程邀请到了十余位电磁领域的顶级专家,授课内容包含电磁安全理论与应用、微小卫星技术、电子工程-电磁波工程、电磁计算新理论与应用、光电子芯片技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水下无线通信与组网技术、雷达探测与定位技术、复杂环境电磁特性建模及测量技术、噪声波理论和电磁波的人工调节技术等多个领域,涵盖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注重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课程精彩纷呈、生动形象,教师们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电磁场的基础理论,将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引发学生们的浓厚兴趣。
除了充实有趣的课程之外,为充分落实“在真现场、寻真需求、求真方法、解真问题”的调研精神,本次虚拟教研室暑期学校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调研环节。师生们参观了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大科学装置、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和航天馆、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近距离感受到了科学技术进步对国家发展和安全带来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电磁报国的初心与信念。
8月16日上午,暑期学校课程收官,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暑期学校举办了结业典礼,为学生颁发结业证书。同日下午,电磁大赛展开决赛。本次比赛旨在通过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检验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赛队伍围绕“电磁波的全透射与半透射设计”这一主题,设计并完成了多个富有创意和实用价值的实验方案,并在现场进行了展示与答辩。10余位学界大咖作为评委亲临现场,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专业点评和一对一指导,不仅指出了项目的亮点与不足,还为学生们提供了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通过大赛的激烈角逐,不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新项目,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对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的热爱与追求。
全国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的第二届暑期学校暨电磁大赛圆满落幕。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暑期学校与电磁大赛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深化活动内容,拓宽其影响力与专业性,将其构筑成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高地与杰出人才培养摇篮。此外,我们诚挚邀请更多高等学府、科研单位及行业企业携手并进,共同促进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领域的繁荣发展,不仅在国内,更在全球范围内,携手开创更加辉煌的篇章。